长春酵素生物菌肥EM酵素菌
1、生物有机肥料 农业和畜牧业的废弃物或有机垃
圾经有益微生物发酵、加工而成的有机肥料称为生物
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料含大量有机质和大量活的有
益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兼有微生物接种剂和有
机肥料的作用。由于企业的生产技术、菌种来源各不
相同,存在的问题也相应较多。生物有机肥料与其它
生物肥料(如微生物接种剂、复合微生物肥料等)在
使用的菌种、生产工艺等方面各有不同。 首先,在菌
种使用方面,微生物接种剂使用的菌种主要是圆褐固
氮菌、巨大芽孢杆菌及根际促生细菌芽孢杆菌和假孢
菌。但这类菌种基本上没有发酵的功能。其次,在生
产工艺上有所不同。生物有机肥料还没有国家、行业
或地方标准,农业部生物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正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生物有机肥料标准的制定工作。
企业要生产,应先制定企业标准作为产品生产和质量
检验的依据。建议企业在制定标准时,把活菌数定为
≥0.2亿个/克,有机质≥35%。
2、秸秆腐熟剂和畜禽粪便、有机垃圾发酵剂 随着经
济的发展,农畜业集约化经营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农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现象日益严重
,如何处理这些有机废物一直是令环保部门头疼,被
农业部关注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采用微生物发
酵方法处理固体有机废弃物。中国也有一些单位开始
对固体有机废物进行试验和应用。
3、微生物接种剂 微生物接种剂是指用已知的有益微
生物经液体发酵生产而成的液体活菌制品,或菌液经
无菌载体吸附而成的固体活菌制品。生物肥料的产品
质量不稳定是微生物接种剂生产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其主要原因在于菌种、载体和发酵设备方面。菌种
方面主要表现在菌种混杂、菌种退化、菌种组合不合
理。微生物生产企业大多规模不大,技术力量和检测
能力有限,无法将菌种纯化后再生产,有的企业更是
没有发现菌种已污染了杂菌。菌种退化也是企业在生
产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一方面是菌种供应方的问题,
它希望企业长期购买它的菌种,因此在技术上进行了
处理,另一方面是企业购买原种后进行了多次的转接
传代,但又没有提纯复壮的技术。解决的方法是提纯
复壮和更换菌种。发酵设备不完善,也是微生物接种
剂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微生物在无杂菌条件下发酵是
接种剂生产的必备条件。许多企业采用敞口设备生产
,或虽有标准发酵罐但无空气过滤器,都不可能生产
合格产品。吸附微生物的载体持水性差、载体偏酸偏
碱、载体灭菌不完全和载体中的微量元素过高(主要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加的)。
4、光合细菌肥料 光合细菌肥料发展很快,主要用于
畜禽饲养和水产养殖,也可以用于农作物拌种和叶面
喷施。
5、复合微生物肥料 复合微生物肥料是20世纪90年代
的新产品。此类产品的种类较多。复合微生物肥料的
产品形式主要有三种。种是微生物接种剂与有机
物料、无机肥料混合后造粒;第二种是微生物接种剂
与有机肥料混合造粒然后与化肥复合肥混合包装;第
三种是在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包装中附加一袋微生物接
种剂,在田间施用前,将接种剂与有机无机复合肥混
合。
6、“酵素菌”和“EM ” “酵素菌”和“EM ”均是
从日本引进的微生物发酵剂产品。真正以“EM”为名
获农业部登记的全国还没有一家,事实上“EM”本身
在日本就未获日本政府的登记。发展EM和“酵素菌”
,首先要清楚“EM”和“酵素菌”所含的确切菌种类
型,菌种的来源无论是自制的、还是从境外购买的都
要经过鉴定,而且要鉴定到种。在企业无确切的生产
标准,产品无量化指标、无检测方法的情况下,不宜
组织大的课题进行研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