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生物有机肥 长春溢诺农
生物肥料在中国生产,经历了几起几落的发展过程,
但从总体速度来看是较慢的。20世纪50年代大力推广
应用大豆、绿肥根际固氮菌。当时全国各地差不多每
个县都有菌肥厂。这个时期的生物肥料生产只求产量
,不顾及质量,持续时间很短。
生物肥料
生物肥料
20世纪60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全中国许多地方又恢
复生物肥料生产和推广细菌肥料,大部分采用发酵生
产。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质量有了提高,但后来许
多地方用炉灰渣替代草炭作吸附剂,产品质量下降,
农民就不愿意使用了。这两个阶段的生物肥料生产有
一个共同点——产品没有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20世
纪80年代初,中国生物肥料生产及应用由于其增产明
显,品质改善、特别是对环保的特殊作用,又呈上升
趋势,开始出现了固氮、解磷和解钾生物肥料极其由
此演变出来的各种名称各异,千奇百态的生物肥料。
还不断有新的企业投入生产,有新的产品出现。国外
生物肥料生产技术和产品也开始拥入中国市场,中国
生物肥料的生产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问题
1、生物肥料生产企业发展过快过多,但多数是小规模
企业,作坊式生产,设备工艺落后,职工素质不高,
因此生物肥料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中的成分构成
不科学。
2、生物肥料种类很多,但多数还是传统的固氮、解磷
、解钾细菌,有的甚至还在用酵母菌,缺乏新型高效
产品。菌株目标效能不稳定,配方不尽合理、抗逆性
差。生物肥料本身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还不够,科
研人员相对不足。有些作用机理还不清楚,对土壤和
作物的影响还有待于继续研究。基础研究严重滞后于
生产实际,生物肥料的推广未能遵从试验、示范、推
广的程序。
3、市场监督管理缺乏必要的条件,少数企业在宣传上
夸大使用效果,使用不正当经营手段,甚至生产假冒
伪劣产品,给农民造成损失,降低了生物肥料的声。
管理不够规范,国家虽然实行了登记证管理制度,但
管理力度不够,不少未登记的企业或产品甚至假冒劣
产品还在大张旗鼓的宣传,生产和销售,片面夸大生
物肥料的作用,把生物肥料当作是能医治百病的“神
仙水”。
4、对生物肥料的正确宣传和引导还不够,其好处和效
果还没有为广大农民所接受,生物肥料在全中国肥料
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大。
5、生物肥料试验设计的不合理、不科学,带来试验结
果的不真实。检测标准不科学,带来了产品质量的不
稳定和不真实。